發布日期:2018-09-28 作者:家庭教育專家: 尚文升
歡迎掃碼關注公眾號,獲取更多免費微課信息!
教會孩子正確地求救
心理學上有個效應叫“旁觀者效應”:1964年,一位20多歲的紐約姑娘吉諾維斯,深夜下班后在離家不遠的街道上被殺。她被害的過程持續了35分鐘。當時有38名鄰居從窗戶里看到了事情的經過,然而竟然沒有一個人報警。當時有新聞媒體認為目擊者都是 “自私自利”、“冷漠無情”的人,甚至全社會都處于麻木不仁的境地。
然而,兩個心理學家的看法則相反:正是因為現場有大量其他旁觀者在場,所以每個旁觀者伸出援手的可能性才最低。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個:
責任擴散
周圍有其他可以幫忙的人,個人要承擔的責任減少了,形成一種等待他人或互相推諉的情況。人們就容易產生這樣的想法:說不定其他人會出手阻止,用不著我幫忙。
從眾心理
碰到不確定的情況,比如不確定當時吉諾維斯是不是和丈夫吵架,有沒有可能是在拍電影?在這種情況下,人很自然地會根據其他人的行動來判斷事情到底夠不夠急。如果大家都不在乎,那就應該沒什么問題。
為了證明推斷的正確性,兩個心理學家又進行了一次實驗:讓一個大學生在人行道上假裝癲癇發作,最后發現,要是在場的只有一個旁觀者,大學生得到幫助的機會是85%;而有5名旁觀者在場時,大學生得到幫助的機會降到了31%。
實驗證明,旁觀者越多,需要幫助的人得到的幫助反而越少。
因為大家都無法確定事情有多緊急,責任被分攤了。
旁觀者效應提醒我們:大人要教會孩子在公共場合遭遇不幸的時候如何正確的求救:就是一定要說出自己具體需要幫助的地方,同時明確指出需要哪個人幫忙,這樣就會避免旁觀者的責任分攤現象。
例子
被人搶了受傷了,要明確對旁觀者的某個人說,穿藍衣服的叔叔,我被搶劫受了傷,麻煩幫我打一下120叫救護車,謝謝您。各項科學證據表明,只要這么做,大多數情況下就會得到快速、有效的幫助。
THE END
-
【別再說孩子“乖”、“聽話”了】:乖的本質是壓抑和害怕
發布日期:2018-09-28 -
所有免費微課的目錄
發布日期:2018-09-27 -
別問孩子為什么
發布日期:2018-09-29 -
如何安全地發脾氣?
發布日期:2018-09-29 -
可以用物質獎勵孩子的學習嗎?
發布日期:2018-09-29 -
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?
發布日期:2018-09-29 -
離婚后記得對孩子做到這四點
發布日期:2018-09-29 -
防止孩子“鉆牛角尖”
發布日期:2018-09-29 -
感受只能被接納
發布日期:2018-09-28 -
有人拿孩子和別人做對比,父母怎么辦?
發布日期:2018-09-29 -
教會孩子正確地求救
發布日期:2018-09-28 -
給孩子提要求時一個好用的方法
發布日期:2018-09-28 -
身體有缺陷的孩子如何引導?
發布日期:2018-09-28 -
制定規矩時別忘了這一點
發布日期:2018-09-28 -
處理親子沖突的幾個大原則
發布日期:2018-09-28 -
懲罰有用嗎?
發布日期:2018-09-28 -
該不該讓孩子怕父母
發布日期:2018-09-28 -
說謊的孩子更聰明
發布日期:2018-09-28 -
一個說服孩子的利器
發布日期:2018-10-08 -
父親的力量
發布日期:2018-10-08 -
大人懂暗示,孩子更合作
發布日期:2018-10-08 -
巧用孩子的逆反心理
發布日期:2018-10-08 -
親子溝通中有幾種問題盡量別問
發布日期:2018-10-08 -
孩子很抗拒應該做的的事情,如何引導?
發布日期:2018-10-08 -
鼓勵孩子自立
發布日期:2018-10-08 -
當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時
發布日期:2018-09-29 -
撕掉問題孩子身上的標簽
發布日期:2018-10-08 -
給孩子做飯的好處
發布日期:2018-10-08 -
放學回來,別總是問孩子這句話
發布日期:2018-09-29 -
暫停法有用嗎?
發布日期:2018-09-29 -
讓孩子在錯誤中成長
發布日期:2018-09-29 -
想要什么就說什么,不要什么就別說什么
發布日期:2018-09-29 -
什么情況下需要限制孩子?
發布日期:2018-09-29 -
怎么判斷一個教育觀點好不好?
發布日期:2018-09-29 -
吊足胃口,而不是過度滿足
發布日期:2018-09-29 -
如何改變孩子的問題行為?
發布日期:2018-10-08